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推动文物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近日国家文物局在政府网站公开346.13万件(合235.43万件/套)全国博物馆馆藏文物信息。这是继今年年初国家文物局首次公开40万件文物信息后,再次向社会开放文物信息,是针对公众研究、欣赏需要,利用互联网手段促进“文物活起来”的又一举措。 本次公布的信息从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登录的珍贵文物信息中提取,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图为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景区。李文惠摄 12月27日,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颁布其史上最严保护管理办法。该办法对新增加的禁止行为设置了处罚规定,处罚力度较之前明显加大,这在清东陵保护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河北省遵化市委副书记、清东陵保护区管委会主任刘金柱介绍了清东陵基本情况和文物保护情况。他介绍,《清东陵保护管理办法(修订)》共19条,对2012年1月1日修订实施的《清东陵保护管理办法》...
经过两年多的施工,大足石刻宝顶山大佛湾水害治理工程(一期)竣工,并因“施工质量优良”于12月25日通过了由重庆市文物局组织的专家验收。 据介绍,宝顶山大佛湾石刻造像是长期显露在露天环境的文化遗存,在水、大气污染产生的酸性水溶液作用下,极容易发生成分、结构的变化。在现阶段暴露的病害中,水害问题最为严重,不仅侵蚀破坏石刻,滋生微生物,更是加剧风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从上世纪50年代到本世纪初保护过程...
原标题:书画摄影名家聚焦“世界过山瑶之乡”广东乳源 盘王节、十月朝、长桌宴、民歌会……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讲述着乳源的千载历史;高山、峡谷、劲松、云海、古寺、宝塔……一处处极美的景观诉说着乳源的迤逦风光。位于广东省北部的乳源瑶族自治县是我国著名的瑶乡之一,也是广东省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由于是世界多地的过山瑶人的祖居地,乳源更被称为“世界过山瑶之乡”。独具民族风情的瑶族文化,...
12月27日,万里茶道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馆首展,这是中国首个关于万里茶道的文物展。 此次展览分为“茶的故乡”“香播万里”“文化之路”三个部分。当天,来自万里茶道沿线省(区)的博物馆(院)馆藏文物,以及部分个人收藏品共600余件(套)集中亮相。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集中展出的万里茶道文物珍品,不仅有茶具、茶炊等生活用品,还展出茶叶生产工具、茶厂广告、茶叶邮票、明信片、碑拓等,展现万...
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地下出土的最早的成文古典文献遗产。甲骨文内容丰富,涉及3000年前殷商时期的政治制度、王室结构、社会生活、经济生产等方方面面,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学术史研究价值。从1899年发现至今,经海内外学者们近120年来前赴后继的探索,甲骨文中反映的殷商文化奥秘逐渐揭开,甲骨学已然成为一门举世瞩目的学科。 甲骨研究成就卓越 甲骨文被誉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四大新发...
12月3日,共计10期的《国家宝藏》节目登陆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一经播出便获得了口碑与收视率的双丰收,这是继去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之后的又一与文物有关的现象级电视节目。尤其让人欣慰的是,节目的火爆并不只体现在收视率上,更延伸至线下的积极反馈,博物馆旅游热的升温,就是一个重要表现。有网友评论,“每每看到民族优秀作品展示于眼前,整个人就会‘燃’起来。” 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国家宝藏》...
我国乡村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成都是国务院命名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长久远的农耕文明史,朴实、生动、鲜活、数量众多、极富文化内涵的乡村诉说着成都植根于土地、取资于自然的文化传统,其历史文化遗产真实地记录着成都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脉络,反映了成都传统的建筑风貌、民风民俗和原始空间形态,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内涵和多重保护价值。 近年,随着西南地...
【文明互鉴】 俄罗斯人对西伯利亚最初的了解,是在其尝试与当时东方最富足的国家——中国进行接触,寻找从莫斯科到中国的便捷通道的过程中获得的。西伯利亚位于欧亚草原的中、东部,在地理上与中国最为接近,是考察文化交流和互动问题时应首先关注的地区。 Ⅰ 随着考古新发现的增多和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考古学家开始认识到,早在丝绸之路开通以前,以欧亚草原及其边缘地带为媒介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就曾...
在甲骨学史上,提到甲骨文的发现与收藏之功,人们多数会首先想到王懿荣。作为与王懿荣同时期的甲骨文发现与收藏者,王襄,是一个被历史埋藏了许久的名字。 王襄(1876—1965),字纶阁,号簠室,天津人。长期从事金石学、甲骨学研究,是我国早期发现和收藏甲骨的学者之一。 王襄收集甲骨得力于天津的地理优势。在清末至民国年间,很多古董商人有好东西要到北京去出手,会先在天津滞留,等到打听好北...
编者按 创立于1916年7月的中国地质博物馆,是中国最早的公立自然科学博物馆,也是亚洲馆藏最丰富的地学类博物馆。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地质博物馆建馆100周年。作为从中国地质博物馆里走出来的百岁老人,胡承志亲历和见证了中国地质事业和自然科学博物馆事业发展。正是在这里,他通过自己一步步的刻苦钻研和不懈求索,完成了从普通学徒到知名学者的嬗变。历经百年风雨,包括胡承志在内的一...
12月27日上午,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举行了揭牌仪式,标志着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改革工作全面完成。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金兴盛出席仪式并讲话,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陈瑶宣读省古建院改革工作有关批复文件并与金兴盛厅长一起为省古建院揭牌。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柳河主持仪式。省古建院院长黄滋作表态发言。 金兴盛厅长指出,省古建院的改革是我省文化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
12月25日至28日,郑建华副局长率队对诸暨、东阳、龙游和龙泉等地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落实情况开展实地督查调研活动。省文物局文物安全处、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以及诸暨、东阳、龙游和龙泉等地政府分管领导和文物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郑建华一行先后实地检查了诸暨藏绿乡土建筑、戴氏宗祠,东阳李宅村古建筑群、龙游志棠建筑群、龙...
在这里,走完一圈,仿佛从10万年前走到了现在;在这里,细细观赏,从石器时代到民国时代,台州人的生活场景如一幅画卷展开,一览无余;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台州人的历史,你可以惊叹古人的智慧,你可以欣赏祖辈们的艺术底蕴、感受文化气息……12月29日,临海市博物馆将正式开馆,5万余件馆藏文物将与广大市民见面。那么临海市博物馆到底有哪些镇馆之宝呢,让我们带你先睹为快。 到临海博物馆看什么? ...
龙泉青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贸易商品之一,也是浙江重要的文化符号。12月29日,浙江省博物馆跨年展“大元•仓——太仓樊村泾遗址出土文物展”将跨越时间与空间,通过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出土的294件(组)文物,带观众领略龙泉窑繁盛时期畅销海内外的龙泉青瓷风采。 考古发掘惊现大量元代龙泉窑青瓷 江苏太仓是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在元代就已经成为以“天下第一码头”著称的东南大港。2016年1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